近年来,集安市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中国最美边境城市发展思路,着力强化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,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,以行动践初心,以实干担使命,绘就“兴边富民、稳边固边”时代画卷。
科学谋划,构建边疆统一“领导体系”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“治国必治边”重要战略思想,研究制定《集安市党旗领航兴边疆》实施方案及任务清单,常委部长主持召开工作研讨会议2次,细化清单内容4项,帮助解决重难点领域问题1个,要求各成员单位牵头领导会同各责任部门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任务。组建市边境基层党建专项工作组,精选市直部门业务骨干、驻村干部和乡村振兴专干成立“兴边工作队”,统筹边境村建设各项事宜,实现“一支队伍抓振兴”。建立“边境村三级书记协商会议”机制,召开“三级书记”会议4次,研究发展规划12个,解决难题33件。健全完善“党政军警民联建共创”机制,进一步推进警地融合,促进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发展。
强基固本,筑牢边疆发展“红色堡垒”。按照“丰富遗址遗迹内涵、完善景区配套设施、延展产业链条、提升红色文化”的发展思路,打造“抗美援朝第一渡”优质红色旅游产业链。聚焦城东街道下解放村红色产业集群,争取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资金400万元,打造集干部培训、边境观光、休闲康养为一体的“援朝首渡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精心打造“长岗—治安—下解放”精品红色旅游路线,以沉浸式叙事、生动性表达,丰富红色文化课程,传承红色基因,讲活红色故事。大力推动“红色记忆+边境风光+东北亚生态文化”综合旅游产业发展,构建集交通枢纽、红色记忆、文化体验、生态休闲、住宿美食服务于一体的吉线自驾游大本营总站,为边境地区兴边富民注入“新活力”。
产业造血,激活边疆振兴“内生动力”。围绕边境地区特色产业,坚持一村一品、因村施策,打造“援朝首渡”“果·宿”“渔·坞”等28个特色文化IP村,实现村集体增收36.8万元。深入开展“万企兴万村”“民企进边疆”活动,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和兴边富民行动5次,签订框架协议12个,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拓乡村大市场,在延伸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、完善利益链上下功夫,实现企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。成功申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5个,争取扶持资金400万元,确保年底年达产代效。大力实施“沿江书记助农直播”,依托集安早市网红打卡点资源优势,开展第一书记代言农特产品活动,累计销售32.2万元,持续推动边境村集体增收、村民致富。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关键词:
|
网站运营:吉林头条
吉林头条 版权所有©1997-2016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
联系我们:434 922 62@qq.com